2020年4月9日 星期四

《燃燒女子的畫像》 - 來自炙熱內心的熊熊火焰

在正文開始之前,我必須先大聲的告白,〈燃燒女子的畫像〉,絕對是我2020年看過最棒的電影。這部電影台詞不多,也因此台詞可以說是貴精不貴多,是完全沒有半句廢話的。甚至電影也沒甚麼配樂,一樣是個重質不重量的路線,在少數有音樂的畫面中,音樂與畫面搭配的效果是很驚人的,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我必須說,〈燃燒女子的畫像〉絕對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電影,第二次的收穫不見得會比第一次少,也因此目前只看過兩次的我,要寫下心得是有些戰戰兢兢的,而會有這份心情,也實在是因為我對這部電影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只能恨自己胸中沒有筆墨與內涵,恐怕無法精準地表達感受與剖析電影。



故事內容很簡單,Adele飾演的二小姐,在姊姊自殺後,被迫為了家族而嫁去米蘭,但是對方必須要先看過小姐的畫像,對容貌滿意後這場婚事才算說成。二小姐於是使出不合作運動,不願意替畫家擺姿勢。媽媽見招拆招,找來Noémie飾演的畫家,假裝是來陪伴小姐散步解悶的,實則是就近觀察小姐,好暗中完成畫作,整個故事的發生地點則是在一個小島上,主要角色約三人。畫家算是故事的推動者,因為觀眾是隨著畫家移動的,看著他來到島上,跟小姐相處、相愛,最後分離….但是不知是否是導演的私心(),小姐絕對是這部戲的搖滾巨星。


首先是出場的鋪陳,導演對於小姐的出場安排是非常隆重的,是一層一層墊鋪的。畫家剛到島上時,沒見到小姐,只有跟女僕旁敲側擊小姐是怎樣的人,但是小姐也來到島上不久,因此女僕也說不上來。再來是跟雇主,小姐的母親談談工作內容,讓觀眾了解到小姐對婚事的不願意,甚至隱約透露出小姐的親姊姊為抗婚而自殺。這一層層墊鋪下,觀眾不免都跟畫家一樣對小姐充滿了好奇,他到底是怎樣的人?最後小姐終於登場了,但是我們只能隨著畫家的視線看到小姐的背影,而不見佳人風貌,甚至能夠稍微瞟見的也只有金髮,而金髮是開頭女僕提到過的小姐外貌特徵,導演就是這麼故意地在吊人胃口啊!! 但是最神來一筆的還是小姐突然地狂奔,基於前面的暗示,不禁讓畫家(甚至是觀眾)擔心小姐是不是也要隨姊姊走玉碎路線了。正當畫家著急時,小姐突然轉頭,豪氣地講到:我早就想這樣做了(狂奔)。我覺得這是神來一筆,在於這段用了簡單合理卻讓觀眾有心理轉折的方式,不但揭曉了小姐的廬山真面目,同時也呈現出小姐的個性,儘管從抗拒畫家作畫就可知道小姐的脾氣了,但這段又呈現出小姐奔放的生命力。不單是出場很隆重,電影的結尾也是精心安排,不過這點我們後面再談。


上一段中提到觀眾都跟是跟隨著畫家的視角,”觀看”或者我們稱為”凝視”在這部電影中占據了極大的比例,說是主題也不為過了。但是本劇的凝視有呈現出一種新高度,他不是那種單方面,只滿足某一方的凝視,也因此沒有存在角色被物化的問題。我說的滿足某一方,是戲裡戲外皆然的。首先劇中那種欲望的凝視是很平等的,當畫家說著我可不想處於你的位置時,畫家認為自己是凝視者,小姐被自己凝視著,好似自己佔了上風,對方被他”看光光了”。結果被小姐回嗆到,當你看著我時,我又看著誰呢??這句台詞算是很明顯地宣示了,你看我,我也看回去。如果我們更仔細地觀看這部電影的一些情節,便可以發現導演早就很細心地安排了這種互相凝視了。兩人第一次散步時,畫家初見小姐容顏,幾次轉頭去看,卻被小姐轉過頭來怒瞪,讓畫家嚇得把頭轉回去。同時畫家為了觀察小姐,故意走在後頭,瞧著人家的耳朵輪廓看。有趣的是,小姐突然轉過頭來,向畫家借書來看,這時候鏡頭一轉,變成小姐盯著畫家的背景瞧,此外其實小姐一直以來都有感受到畫家凝視的眼光。當然凝視的高潮就是野宴營火那段了,兩人終於四目相交,心意相通了。這場戲後,兩人算是確定了彼此的情意了。


其實我覺得這段也是有點侵略性,甚至換個上下文的話,演成驚悚片都可以的感覺XD 但是仔細想想,愛情的本質也是帶有一些侵略性吧,追逐的眼光,希望占有對方,換個角度思考,確實有些令人戰慄。


而這種我眼中有你,你眼中有我的彼此凝視,我覺得情感最濃烈的乃屬營火那段了。尤其是這段的人聲配樂亦非常優秀,可惜我第一次看的時候,太迫不及待劇情的推進了,所以未能細細感受當下,但是二刷時這段反而看得我心跳加速,幾乎難以呼吸。這段雖然沒有對白,但是情感卻是濃烈亦常,小姐就這樣直勾勾地看著畫家,即使身上起火了,仍無法轉移視線,試問同樣也對小姐產生情意的畫家,又如何能夠抵抗這個濃烈的情意呢?這是兩人定情的夜晚,是感情濃烈到心頭烙印愛人身影的夜晚。我覺得電影確實有把那個不明說的情感張力深刻地表現出來,所以看過這段,自然也不意外,為何畫家與小姐分離後,創作了一幅紀念兩人戀情的畫,不是其他時刻,而是這是一霎那了。此外我想說說起火的意象,當然這純粹是個人想法,甚至可能有些腦補過度,但這些腦補的過程,都是快樂的。那個火焰好似在說著小姐的熊熊愛火,這個愛火會燒傷自己,也是旁人(社會)急於撲滅的。但是小姐看到自己的裙襬著火時,他一點也不在意,他仍然只看著畫家,有種就算天地崩塌了又如何,我的世界只有你的深情感。然而這火焰既是社會的反噬,會傷害女主角,但是另一方面又像是女主角內心情感的投射,這如烈火般的情感是他強大的動能,因為這股力量,所以她也不害怕被火焰吞噬。


這段畫面真的太美太震撼了


如果營火是情感最炙熱的一次彼此對視,那麼最富有情慾的則是畫家為小姐畫上自己的自畫像一段了。兩人不久便要分離,畫家有巧奪天工的天賦,他可以保有小姐的畫像,但是小姐卻沒有畫家的肖像在來日時懷念佳人。當畫家將鏡子放在小姐私處 (正好遮住第三點),我們都知道慾望的眼光會落在何處,而鏡子這好反射出這個觀者自己慾望的眼光,同時也映照出一絲不掛的自己。當我們看向他人時,很容易忘記自己也被凝視,但是這部戲總是不斷提醒這點,那個鏡子又再次地告訴我們,小姐慾望的眼光又是落在何方。此外因為這是自畫像,所以本身就有觀看自己的成分在,所以這段又變成看著自己的時候,又同時凝視對方軀體的意味在,是一個富有層次的畫面。


除了凝視外,我也很喜歡劇中一些對愛情的看法,還有利用神話故事來對應兩人的愛情。關於對愛情的看法,跟凝視倒也有那麼一點關係,畢竟小姐一開始以為畫家是媽媽派來陪自己散步,好就近監視,避免自己跟姐姐一樣自殺。所以當媽媽為了讓畫家可以在白天作畫,刻意支開二小姐,讓小姐去教會時,畫家認為這是給小姐一點自由。頗有興味的是,小姐說到,我確實感受到自由 (不用被監視/凝視),但是我也感受到你的不存在。我很遲鈍第二次看才意會到這根本就是情人的愛語,希望對方時刻在自己身邊。但是除了愛語之外,這段也是在訴說著愛情是不自由的,因為我們如果想要達到絕對的自由,大概只有在獨自一人在無人島生存才能達成吧,有其他人的地方,就有團體、有社會、有規範,只是程度多寡而已。兩人世界再小,終究不是自己一人隨心所欲。所以說愛情是牢籠,這話倒也沒錯,愛情本質上就與自由是相斥的,只是很多人甘心跳入這個牢籠內。同時這樣想一想,小姐願意為畫家擺姿勢,也變得很有趣了,作為被畫者,可是很不自由的,要被畫家擺弄姿態,不能任意移動,姑且不提畫完後就要跟陌生男子結婚了,光是願意這麼不自由的擺姿態,不就是為愛放棄自由的表現了嗎?


電影中小姐為了愛人擺姿勢的橋段其實還挺多的



至於神話的部分,電影取材奧菲斯的故事,我認為當小姐在講故事時,女僕、畫家、小姐的反應本身就是三種層次了,女僕是一般普通讀者/聽眾對於故事的直覺反應,痛罵奧菲斯這個蠢貨,冥王黑蒂斯都說離開地獄前不可回頭了,不然妻子歐利蒂絲會落入地獄永不可復生,但是笨蛋奧菲斯偏偏要回頭 (女僕:氣氣氣氣氣)。但是畫家則是站在一個後設的角度去分析奧菲斯的舉動,那是詩人(作者)的回頭,作者要拆散他們,所以這不是奧菲斯(角色)有能力反轉的。小姐則反對以上兩種說法,提出了一個對故事全新的詮釋,頗有作者已死的意味(笑)。奧菲斯回頭或許是因為愛妻要求他回頭,即使會萬劫不復,但是誰能夠狠心拒絕心愛人的呼喚?所以這是愛人的回頭。


而畫家與小姐的反應,也各自對照到一些她們在愛情中的處境(或是說感情觀)。詩人的回頭,拆散了神話中的愛侶,這是不可違抗的力量,而放在小姐與畫家的愛情來看,那不可抗拒的因素就是外在社會了,也因此畫家即使悲痛氣憤,但是也不敢要求小姐跟自己私奔,因為他知道自己反抗不了這種外力,她們的戀情是注定跟奧菲斯一樣只能徒留思念。而小姐則是情感豐沛的,如同她在營火邊注視著愛人一樣,或許她把自己投射到歐利蒂絲的立場上,我只希望你能深情地看著我。最後小姐叫畫家回頭,這與前面愛人的回頭相呼應,如果注定是要分離了,那麼看這最後一眼也是好的。畫家跟小姐話別時,根本無法看著她,因為太痛苦了,尤其是小姐還穿著嫁衣,完全就是一把利刃插在心頭上。當下畫家的情緒,恐怕覺得只要望向對方心就會整個碎掉,情緒就會潰堤。為了不讓自己崩潰,畫家只好吻別後就急忙下樓,不敢回頭。可是如果是自己的愛人叫你回頭呢???跟神話不一樣的是,畫家無論有沒有回頭,她跟小姐都不可能在一起。但是跟神話一樣的是,她回頭肯定會很心痛,心如刀割。但即使不敢看,她還是回頭了,因為愛情讓她無法抵抗愛人的哀求。


膚淺如我,就是喜歡一些比較灑狗血的畫面


許多電影在涉及古早年代的女同志戀情時,通常會花上一些篇幅寫社會的不友善,〈燃燒女子的畫像〉特別的一點是劇情完全環繞在兩女身上,其他都是背景,重點是愛情,他們甚至都跑到一個偏僻小島上,但即使整片沒有正面談論當時的社會,觀眾還是可以感受到那個時代女性的身不由己。甚至是劇中沒甚麼男性角色,幾乎就是個女人的世界,但還是可以感受到那如影隨形的父權社會對女性的限制。首先是許多人已經講到爛的畫作本身,母親提到當自己嫁入夫家時,自己的肖像畫早已在那個屋子等待自己了,首先這個婚姻本身就是不太公平的,女方對男方所知甚少,沒有決定權。畫作象徵了女性的命運,尤其諷刺的是儘管畫中人物是自己,但是她們卻沒有決定自己命運的能力。


此外畫家提到女性不准畫男性裸體,小姐原以為是體統問題,但是畫家卻說這是為了避免他們成為優秀的畫家,因為只有掌握男性身體肌肉結構等等,才能成為出色的畫家。畫家的批判固然有理,但是電影沒有明說,觀眾卻可以進一步思考的則是,為什麼只有掌握男性肌理才能成為好的畫家,女性身體比例畫的很爛卻影響較小,這個標準是誰訂的??這些無不展現了,這是一個由男性主導的社會。雖然電影細心地呈現了這些,但我想說電影的重點倒不在於嚴厲批判,如果這都還有人想罵政治正確或是太過女權的話,我倒覺得是真的苛刻過頭了,甚至真的可以稱之為是壓迫了,畢竟整部電影都讓女主角們避居到一個沒啥男人的小島上,全劇也只專注在兩人的感情上,對於父權社會壓迫的描述降到最低點了,如果這樣還要責難的話,那真的極度不友善了。(用更直白,比較沒水準的講法就是,我們都逃到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談戀愛了,也不想對社會多說兩句了,還要被追殺不夠溫順嗎?幹!!)





至於愛語,因為電影台詞不多,加上很多台詞表面寫得很平淡,這當然也是應對到劇中的時代背景,所以兩人在一起前的對話都說得很含蓄。因此我一刷時都呆呆地沒發現兩人早就在那試探與調情了。甚至是當小姐生氣批評畫家的第一幅畫時,我二刷時都覺得根本就是情侶吵架啊!! 小姐那句"這幅畫跟我有隔閡就算了,但是我沒想到跟你也有隔閡",潛台詞根本就是在怨懟"你不懂我就算了,但是你到底有沒有用心在我身上啊!!!  劇中還有許多台詞細嚼起來滋味非凡,但是礙於篇幅,就不一 一敘說了。


最後我想提的是結局,情緒非常彭湃。我想了除了兩人對愛情的堅貞感人之外 (有誰看到28,不會被深深感動到呢?),還有就是最後一幕長鏡頭中Adele真摯的表演配上兩人的專曲—韋瓦第四季的夏。不得不讚賞,劇組這個選曲也是一流的。首先兩人的戀情不就是Summer Love嗎?我不確定法文是否也有這種講法,用Summer Love來比喻一場很短暫的戀情,但即使Summer一詞對不上,音樂總還是充滿意象的,四季的夏聽起來是滿激昂的,有種暴風雨的感覺,劇中兩人相處的時光算一算約兩周而已,真的是如夏天的暴雨般既激烈卻又短暫。但是最讓我激賞的還是,最後一幕的音樂是如此地跟小姐的心境符合,雖然我們看到Adele完美的演出,多年後聽到當年戀愛時的曲子,內心仍是激動不已,此外回憶起這段愛,儘管惆悵遺憾,但是心中仍是滿滿的愛,與美好的回憶,所以淚下後是不後悔的笑容。而夏根本就是小姐內心的聲音,表達了他內心有多波濤洶湧,彭湃不減當年,音樂跟表演的契合度簡直是百分之百了,讓電影在營火與畫中28數字之後又迎來一波高潮,最後嘎然而止,讓觀眾在電影結束後,仍深深地沉浸在餘韻中。


我想很誠懇的說,這部是我目前為止最愛,同時覺得藝術性最高的女同志愛情電影了。想講的東西很多,其實文章省略很多了,但是想想許多也還是有些詞不達意,又怕寫得太差,只好盡量藏拙了。能夠看到這部電影,讓我不單是開心,甚至有些感激的,很多人喜歡的因為愛你(Carol),其實我是沒那麼欣賞的 (雖然平心而論,Carol確實是部好電影,觀影過程也算是享受),真心覺得一部完全對胃口的同志愛情電影難求,很感謝導演與Adele這些有所堅持的女性電影人的努力創作。Adele在凱薩獎上的反應,也讓我欣賞對於某些事物的堅持,我相信這些堅持與她在電影藝術上的動力是相輔相成的,這裡不說價值觀的部分,只說在這個資本主義的時代,堅持自我格調的藝人其實也不多了,所以我欣賞他的有所為有所不為。希望Adele這點可以永遠不要變,一直保持現在的直率與有堅持的格調。

14 則留言:

  1. 好像很多百合電影出現"凝視"的鏡頭都比其他的多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我倒是沒有特別注意到,下次看其他電影時再來觀察觀察好了。
      我其實第一反應是想到"寂寞拍賣師",不過寂寞拍賣師的凝視屬於偷窺癖那種,然後不浪漫XD

      刪除
    2. 我是看完燃燒女子後, 頓時就是想起Carol, 戲裹兩人好像又是有很多凝視, 就是茫茫人海只有妳的那種, 不過都有可能是我自己只留意百合戲XD....

      刪除
    3. 可能我對Carol感覺真的還好,不過當初看電影時,真的很喜歡魯妮!!

      刪除
  2. 這部片真的和其它片子不同..讓人不會有傳統的看劇壓力..只專注在她們的愛情上..值得一看再看...

    回覆刪除
    回覆
    1. 而且重看精彩度也不會下降,我反而第二次看的時候更有耐心,跟很多好萊塢商業片相反XD 燒女圖真的很耐看

      刪除
  3. 我剛剛看完了!謝謝版主的這篇文章,不然我一直搞不懂最後小姐在哭什麼,還有那些腦補真的好強,寫的好好喔!謝謝XD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很喜歡中間"If you look at me, who do I look at?"那段,她們從對方咬唇、挑眉等小動作就可以看出對方的情緒,可見她們身為畫家和評論家,觀察十分細膩,在確認彼此感情之前,就已經把對方摸透了😁

      刪除
    2. 而且那段有點點小挑釁的感覺,如果不是因為他們兩個相愛,基本上就變成恐怖故事了XD

      刪除
  4. 默默的潛水看板主的劇評也有一段時間了,謝謝您終於寫了燒女圖!覺得一定一定要浮上來分享我對這部電影(幾個月來都沒燒完)的愛XD

    我看過的電影不算多,平常根本也不是藝術電影咖,但這部毫無疑問是我人生至今的第一名電影!在我心中堪稱完美,當初進電影院三刷,也看了一堆影評,每一刷都有新層次的體會和震撼,它的每一個鏡頭、每一道聲音、每一句台詞都那麼凝鍊有力,絲毫沒有浪費,故事是那麼乾淨,人物是那麼簡單,愛情是那麼純粹,堆疊出的每一幀畫面都是那麼豐富而飽滿。就像您說的,重看精彩度也不會下降,反而能看到更多細節,導演把文學跟藝術的各種隱喻和意象展現得非常精彩(奧菲斯神話跟畫畫的設定本身就是絕妙),通俗而不流俗,含蓄而不難懂,彼此呼應,織成一張綿密精緻的網,不管看幾次都會覺得好像新發現(或腦補)了什麼,然後再度膜拜Céline Sciamma寫出這種鬼神一樣的劇本。(身為文字相關工作者,非常清楚要寫出這種少即是多、層次豐富的故事是多麼難,而要拍成電影更難)

    我身邊一些平常有在看電影的朋友對本片評價幾乎都大好,但就我自己的觀影經驗,不免覺得好像身為拉拉更能體驗到電影裡那種極私密極幽微又極熾烈的女性情感流動。像我一刷是跟姐姐去看,二刷是自己去(朋友強烈建議我這部電影應該要獨自去看),三刷是跟(曾暗戀多年的)閨密去的,但她們看完都沒有太多波動或心得,讓我難免有點小失望XD

    身為一個很晚才敢擁抱自己性向的拉拉,這部電影對於女性之間情感流動的刻劃對我而言真實到起雞皮疙瘩,身邊有人同行觀影的時候真的會產生一種被窺見內心的小小尷尬感(汗)樓上有大大提到百合電影似乎較常出現「凝視」的鏡頭,以我很有限的觀影經驗來說我其實滿同意的,我覺得透過眼神的交流在女性之間傳達愛意是非常含蓄而有力道的,相對於異性之間經常需要透過肢體接觸來「觸電」,女性對於他人的注視更敏感,一個眼神往往就能傳遞很多意思,看過幾部百合電影像Kyss Mig和Imagine Me & You都給我這種感覺,有趣的是它們的影評有許多都是寫「愛火來得太快太急,不知道何時煞到就在一起了」,但我看的時候就覺得「明明她們眉來眼去火花四射已經那麼久了啊」XD

    不小心就寫了一堆,但這部電影對我而言就像小石頭無意激起大風浪一樣,想說的還有很多,無奈受限於文筆,只能胡言亂語表達一下我的愛意哈哈~~我朋友看完這部迷上演畫家的演員,但我卻是愛上Adele,除了她圈內人身分讓人備感親切(?)外,真的很欣賞她的自然率直,敢作敢為,看過她的一些訪談和外國網友討論,我其實滿同意她應該有輕微的妥瑞症傾向(跟Billie Eilish一樣)但這反而造就了她的特別,以及演技上的天才,她跟Céline Sciamma彼此扶持十幾年,就算已經不是情侶了,還是可以感受到兩人如同靈魂相契般的羈絆,各種訪談跟活動時的小互動真的都很萌很暖,知己莫過於此(Céline說過小姐的角色是為Adele量身打造,一些影評也不約而同說這部電影根本是Céline寫給她的情書,身為粉絲只能大喊這艘船給我開起來XD)

    我自己前陣子看完燒女圖馬上又去找Adele的其他電影來看,感嘆她真的是同世代演員的Top等級了,演技渾然天成不加矯飾,演什麼像什麼,私以為她的天賦完全不輸我也很愛的當今年輕女演員標竿Saoirse Ronan,只可惜歐陸電影圈還是比較小眾。目前短期願望是希望Netflix出的Call My Agent(不知道版主有沒有看,裡面也有拉拉角色)可以找她去客串一集,若能以她凱薩獎事件為藍本那是最好不過了~~(有夢最美)

    啊啊~~最後感嘆一次2019有燒女圖跟紳士傑克真是太滿足太感激了!那麼2020可以讓我們跳過嗎(誤)

    回覆刪除
    回覆
    1. 燒女圖真的越看越有意思,尤其是這部電影讓我深刻感受到甚麼是"少即是多",整部電影沒有多餘的東西也不炫技,但也因為如此,更能夠感受到電影的每一分每一寸。我覺得這點是很難的,要加東西往往比放掉東西容易,去蕪存菁是需要下苦功的。BTW 我也打算去找一下Adele其他電影來看看,不過感覺很多都不會有中文字幕...

      最後則是,不要這麼快放棄2020,今年還有神力女超人1984,我個人愛WW,所以對2020還是有些期待的XD

      刪除
  5. 我也疑惑為什麼很多影評都沒有寫到凝視跟慾望的流動呀,我覺得是非常明顯而且佔比重的一塊。

    回覆刪除
  6. Sorry, 前面的留言應該是要回覆J的,而不是單獨的留言方式。
    --分隔線--
    在看電影之前,就先看了Scientia的文章。我一直拖著沒看,因為我知道這部電影有個遺憾的結局。
    看完電影後,找了一些影評來看,大部分都是在講父權的壓迫,無論是一定要結婚或是女畫家不能畫男體。不過我自己其實感受最深的是凝視/慾望和神話的部分。
    很愛Scientia說的畫家自覺自己是凝視的主體,但小姐卻告訴畫家從她的視角,小姐是凝視的主體而畫家是客體,凝視的主體跟客體變換了。If you look at me, who do I look at?
    神話中回頭的這個部分,歐利蒂絲從以前到現在,都被認為是個被動的角色,因為她的愛人回頭了,所以她回到了冥界。所有的探討,不管是怪罪(女僕)還是認同(畫家)奧菲斯的選擇的,都還是把觀點放在奧菲斯的選擇。但小姐說也許是歐利蒂絲讓他回頭的,這個結局是他們一起選的,或是歐利蒂絲主動的。很有主體跟客體變換的感覺。Perhaps Eurydice told Orpheus to turn around.
    我也很喜歡她們兩個之間互相挑釁跟挑戰彼此觀點的時候,讓關係發展變得很自然生動。每句台詞都有令人細細琢磨的魅力。很多藝術電影,即使看了影評,都覺得影評過於牽強,沒有加分。這部電影,看了Scientia的影評,再回去想情節,很多之前沒注意到或想不清楚的點都豁然開朗,覺得這部電影太用心了、拍得太好了。Scientia的影評真的寫的很棒,從當中就可以感受對這部片的愛。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你那些充滿善意的文字,簡直讓我虛榮心大起。不過還是要說,非常感謝你們不嫌棄我的腦補,甚至是一些成熟的文本解讀。其實你們的留言,很多分析也很棒,而且相當有趣。我非常喜歡你提到神話那段中的主客體變換,這部分我倒是沒有想到更深的一個層面去,覺得你提的點非常具有啟發性,感謝!

      我看完電影是覺得,因為背景部分,父權壓迫不能不提,但是創作者並不想多著墨這部分,他們想要強調的兩人之間的愛情與女性經驗,這部分倒是滿符合現在的一些趨勢,慢慢從討論父權壓迫,女性有多慘中解放出來,轉而著重於能動性上,所以電影中也是更強調這些女人在有限的空間中能做些甚麼?所以我會覺得那就順著電影的意思走好了,將重點擺在兩人的愛情與凝視上。其實我原來在鄭文中還想提一下女僕墮胎那段的,非常的女性經驗 (畢竟男人無法墮胎),而小姐要求畫家作畫,正是一種由女性來紀錄女性經驗的行為,不禁讓我想著或許歷史上真的有這些時刻?只是被當時社會認為是沒有價值的,所以這些由女性自己紀錄的女性經驗就這樣被歷史之流沖走了....

      刪除

方便的話,留言時請選擇“名稱/網址”那欄位,留下您的“網路暱稱”(網址可空白)好讓我記得您這位同好大大!!